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

黃自元《讀書樂》書法賞析:晚清「字聖」的楷書風範

前言

中國書法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。在眾多書法名家中,黃自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藝術大師。他的楷書作品端莊嚴謹,筆力遒勁,深受世人推崇。本文將深入賞析書法家黃自元的代表作之一《讀書樂》,並簡要介紹其生平及藝術成就。


黃自元簡介

黃自元(1836-1916),字敬輿,號澹叟,湖南安化人。清末著名書法家、實業家。黃自元幼年即嗜書法,博採眾家之長,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楷書風格,被譽為「晚清字聖」。同治七年(1868年)舉人,殿試第二(榜眼),授翰林院編修。光緒年間,歷任河南道、陝西道監察御史。中日甲午戰爭後,棄官歸里,潛心書法。


黃自元的楷書以顏真卿為基礎,融匯柳公權、歐陽詢之法,筆力遒勁,結構嚴謹,字形端正,氣勢磅礴。他的作品既有顏真卿的雄渾厚重,又有柳公權的俊逸秀麗,還兼具歐陽詢的嚴謹規矩,被譽為「顏柳歐之集大成」。


「字聖」黃自元 楷書《讀書樂》1

黃自元的《讀書樂》是其代表作之一,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。此帖書寫於光緒年間,通篇用筆精到,結構嚴謹,氣勢磅礴,充分展現了黃自元深厚的書法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。


黃自元《讀書樂》
 翁秀卿先生;四時讀書樂;山光照檻水繞廊,舞雩歸詠春風香。好鳥枝頭亦朋友,落花水面皆文章。蹉跎莫遣韶光老,人生惟有讀書好。讀書之樂樂何如,綠滿窗前草不除。新竹壓檐桑四圍,小齋幽敞明朱暉。晝長吟罷蟬鳴樹,夜深燼落螢入幃。北窗高臥羲皇侶,只因素稔讀書趣。讀書之樂樂無窮,瑤琴一曲來薰風。昨夜庭前葉有聲,籬菊花開蟋蟀鳴。不覺商意滿林薄,蕭然萬籟涵虛清。近床賴有短檠在,對此讀書功更倍。讀書之樂樂陶陶,起弄明月霜天高。木落水盡千崖枯,迥然吾亦見廬。地爐茶鼎編燈動壁,高歌夜半雪壓。讀書之樂何烹活火,一清足{?}讀書者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,高歌夜半雪壓,讀書之樂何處尋,數點梅花天地心。安化黃自元書。

具體賞析如下:

筆法

黃自元的用筆遒勁有力,富於變化。起筆頓挫,收筆含蓄,轉折處筆勢頓挫,如行雲流水,一氣呵成。


翁秀卿先生;四時讀書樂;山光照檻水

[圖片2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筆法特徵]


繞廊,舞雩歸詠春風香。好鳥枝頭亦朋
[圖片3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筆法特徵]

繞廊,舞雩歸詠春風香。好鳥枝頭亦朋
[圖片4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筆法特徵]

人生惟有讀書好。讀書之樂樂何如,綠
[圖片5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筆法特徵]

結構:

黃自元的結構嚴謹規矩,字形端正勻稱。他對字的比例、間架、佈局等都十分講究,使作品整體上呈現出一種端莊嚴肅的氣氛。

滿窗前草不除。新竹壓檐桑四圍,小齋

[圖片6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整體,展示結構特徵]


幽敞明朱暉。晝長吟罷蟬鳴樹,夜深燼

[圖片7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結構特徵]


落螢入幃。北窗高臥羲皇侶,只因素稔
[圖片8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結構特徵]

讀書趣。讀書之樂樂無窮,瑤琴一曲來
[圖片9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結構特徵]

薰風。昨夜庭前葉有聲,籬菊花開蟋蟀
[圖片10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結構特徵]

鳴。不覺商意滿林薄,蕭然萬籟涵虛清。
[圖片11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結構特徵]

近床賴有短檠在,對此讀書功更倍。讀
「字聖」黃自元書法欣賞字帖《讀書樂》【12

氣勢:

黃自元的書法氣勢磅礴,雄渾大氣。他善於用墨,濃淡相宜,墨色潤澤飽滿,使作品具有強烈的感染力。


書之樂樂陶陶,起弄明月霜天高。木落

[圖片13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氣勢特徵]


水盡千崖枯,迥然吾亦見廬。地爐茶鼎
[圖片14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氣勢特徵]

編燈動壁,高歌夜半雪壓。讀書之樂何
[圖片15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氣勢特徵]

烹活火,一清足{?}讀書者真吾坐對韋
[圖片16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氣勢特徵]

處尋,數點梅花天地心。安化黃自元書。
[圖片18:黃自元《讀書樂》局部,展示氣勢特徵]

在學習楷書的過程中,掌握一些書法技巧和方法可以事半功倍。以下分享的“楷書結構20法”,可以幫助初學者快速掌握楷書的結構規律,寫出更加美觀的作品。


除了掌握書法技巧和方法之外,多看多寫也是提高書法水平的重要途徑。推薦大家觀看以下影片,學習楷書的基本筆法:


[YouTube視頻:《書法教學】楷書入門基本筆法 60分鐘教你寫好 楷書基礎筆法 ► 立即應用示範技法,學會楷書不再難



結語

黃自元是晚清傑出的書法家,他的《讀書樂》是其代表作之一,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。其作品筆法精湛,結構嚴謹,氣勢磅礴,是學習楷書的珍貴範本。希望通過本文的賞析,能夠讓更多人了解黃自元和他的書法藝術,並從中獲得啟發和借鑒。


如果您對書法感興趣,不妨拿起筆來,臨摹黃自元的《讀書樂》,感受中國書法的魅力。


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