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

學書法也有巧方法,楷書結構20法!

黃自元楷書結構九十二法摘要字帖首頁,標題為「間架結構摘要」,副標題提及「學書法也有巧方法,楷書結構二十法(應為九十二法筆誤)」,作者署名「黃自元」。圖片呈現傳統書法字帖的排版風格,包含「間架結構摘要」、「九十二法」、「黃自元」等核心關鍵詞,適用於書法愛好者、楷書學習者及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用戶搜索。
學書法也有巧方法,楷書結構20法!

楷書結構的奧妙,深入研究如何以端莊優美的筆法呈現楷書之美,文章將帶您深入了解楷書的結構之美,從「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」到簡明的「楷書結構20法」,幫助您在書法之路上找到方向,並在數位時代中傳承這份藝術。


楷書結構之美從「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」談起

楷書在漢字之美,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其端莊、嚴謹的結構,是學習書法的基石,也是欣賞漢字藝術的關鍵。以我多年的研習經驗,分享「楷書結構20法」,並深入探討其與「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」的關聯,希望能幫助大家在浩瀚的書法世界中,找到更清晰的學習方向,同時讓更多人能欣賞到楷書之美。


楷書的靈魂:結構

在探討具體的法則之前,我們必須先理解「結構」在楷書中的重要性。如果說筆畫是構成漢字的磚瓦,那麼結構就是將這些磚瓦組織起來的藍圖。一個好的結構,能讓字形穩健、美觀,充滿生命力;反之,結構鬆散的字,則會顯得呆板、缺乏精神。這種結構的重要性,不僅體現在單字的呈現上,更影響到整篇書法作品的氣韻和格調。好的結構能使字與字之間產生呼應,行與行之間連貫流暢,最終形成和諧統一的藝術整體。


✍️書法入門的最佳捷徑在這裡㊙️ 👇



黃自元(1837年—1918年),字敬輿,號澹叟,湖南安化縣龍塘鄉人,清末書法家,實業家。 黃自元出身書香門第,自幼受傳統文化的浸染和熏陶,有祖輩、父輩的言傳身教,有良師的循循善誘,加上他本人天資穎慧,勤勉上進,在苦讀經史子集之餘,尤其傾心於書法。

黃自元自六歲始,從祖父德濂習字。初學顏真卿、柳公權,接著又學歐陽詢、王羲之、王獻之等歷代帖學大家。

黃自元的楷書博采眾長,自成一家。他的楷書結構嚴謹,筆畫精到,神采奕奕,被譽為「字聖」。

黃自元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,也是一位著名的實業家。他曾創辦安化寶慶機器廠、安化龍泉煤礦等企業,為湖南的近代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
黃自元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,總結出了一套楷書結構的規律,即「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」。這套規律對初學者學習楷書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。
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:前人的智慧結晶

💫書道大師不傳之秘,書法不只是寫字:從零開始掌握書法的10個核心秘訣,點擊這裡


「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」幾乎涵蓋了楷書中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構問題,為後世學習者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參考。


不僅是他個人經驗的總結,更是對歷代書法家結構理論的繼承和發展。書中對各種偏旁部首的處理、不同字形的安排,都有細節的論述,為我們提供了系統的學習方法。雖然92法看似繁多,但每一法都有其存在的意義,都是從大量的書法實踐中歸納出來的精華。
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摘要字帖首頁,展示「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」標題。楷書字帖:黃自元結構92法,首頁文字包含「昔人論間架」等內容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|圖1


楷書結構20法:化繁為簡的學習指南

對於初學者來說,直接研習「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」可能會感到有些吃力。因此,後人從92法中,提煉出了更為簡潔的「楷書結構20法」。這20法,抓住了楷書結構中最核心的原則,可以說是92法的精華版。


掌握了這20法,就能對楷書的結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,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。這20法不僅易於記憶和掌握,更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,可以應用於各種不同的楷書字形中。楷書入門點擊這裡👉 學習楷書的最佳選擇!


黃自元楷書字帖:結構92法摘要,包含楷書「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」等字樣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2


楷書結構20法詳解

以下,將更深入地解析「楷書結構20法」,並結合「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」中的相關內容,幫助大家理解其背後的原理:


楷書結構92法字帖:黃自元筆法精要,首頁呈現工整楷體文字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3


1. 天覆者,畫宜攢聚

(如:「宇」「宙」「定」等字)

    • 解釋:上方有覆蓋之勢的字,下面的筆畫要向中心收攏,形成一個聚合的力量。這種結構的字,其上部的筆畫往往具有統領全局的作用,下部的筆畫則要服從於這種統領關係,形成一個向心力,使字形緊湊而有精神。
    • 與92法之關聯:此法與92法中關於「包圍結構」的法則相關,強調外圍筆畫對內部筆畫的包容性。黃自元在92法中,對不同的包圍結構有細節的分析,例如全包圍、半包圍、上包下等,都強調了外圍筆畫的控制力和內部筆畫的向心力。

這就像是屋頂要能遮蔽屋內的空間,上部的筆畫要能統領下部的筆畫,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。如果下部的筆畫過於鬆散,就會破壞這種聚合的力量,使字形失去重心。


書法結構:黃自元楷書92法摘要,強調漢字的間架與結構規律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4

2. 地載者,畫宜開展

(如:「至」「孟」「聖」等字。)

    • 解釋:下方有承載之勢的字,上面的筆畫要舒展開放,以顯其穩重。這種結構的字,其下部的筆畫往往是字形的基礎,要寫得穩健有力,才能托住上部的筆畫。而上部的筆畫則要在此基礎上,盡情地舒展,展現其姿態。
    • 與92法之關聯:此法強調下方筆畫的穩定性,與92法中關於「底座」的法則相呼應。黃自元在92法中,對各種不同形態的「底座」進行了細節的描述,例如平底、斜底、弧形底等,都強調了底部的承載作用。

如同大地承載萬物,下部的筆畫要寫得厚重、有力,才能托住上部的筆畫。如果下部的筆畫過於單薄,就會使整個字形失去平衡。



黃自元字帖欣賞:楷書結構九十二法摘要,展現傳統楷書之美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5

3. 讓左者,左昂右低  

(如:「部」「幼」「即」等字)

    • 解釋:左右結構的字,左邊要寫得稍高,右邊要寫得稍低,形成一種呼應的姿態。這種結構的字,左右兩部分往往具有不同的功能,左邊的部分可能更偏重於表意,右邊的部分可能更偏重於表音。通過左昂右低的處理,可以使這兩部分既相互區分,又相互聯繫,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。
    • 與92法之關聯:92法中有詳細描述各種左右結構的處理方式,此為其中一種常見的原則。黃自元在92法中,不僅強調了左低右高的處理方式,還根據不同的字形,提出了不同的處理方法,例如左收右放、左展右收等。

這是一種動態的平衡,左邊的「昂」,帶動了右邊的「低」,使整個字充滿了生氣。這種高低錯落的處理方式,避免了左右兩部分平行排列的呆板,使字形更加靈動。
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6

4. 讓右者,右伸左縮 

(如:「績」「議」「讀」等字)

    • 解釋:與上一條相反,左右結構的字,右邊要寫得舒展,左邊要寫得收縮。這種結構的字,往往右邊的部分是字形的主體,要通過右伸來突出其地位,而左邊的部分則要相對收縮,起到襯托的作用。
    • 與92法之關聯:同樣是左右結構的處理原則,但強調的重點不同。黃自元在92法中,同樣根據不同的字形,提出了不同的處理方法,例如右伸左縮、右收左展等,體現了其結構處理的靈活性。

右邊的舒展,是為了更好地展現其姿態,而左邊的收縮,則是為了襯托右邊。這種主次分明的處理方式,使字形更加有層次感。


書法入門: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摘要,引導初學者了解楷書結構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7

5. 橫擔者,中畫宜長 

(如:「喜」「吾」「安」等字)

    • 解釋:字中有較長的橫畫時,這根橫畫要寫得有力,以支撐整個字形。這種長橫往往是字的主筆,是字形的支撐點和力量的來源,因此必須寫得穩健有力,才能擔起整個字形的重量。
    • 與92法之關聯:92法中強調「主筆」的重要性,此處的長橫,往往就是字的主筆。黃自元在92法中,對各種不同形態的主筆進行了細節的描述,例如橫、豎、撇、捺等,都強調了主筆在字形中的統領作用。

這根長橫,就像是樑柱,要能擔起整個屋子的重量,因此必須寫得穩健。如果這根長橫寫得軟弱無力,就會使整個字形失去支撐,顯得搖搖欲墜。



楷書學習:黃自元結構92法摘要,文字描述了有中畫與無中畫字的結構處理。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8

6. 直卓者,中豎宜正

(如:「甲」「平」「午等字)

    • 解釋:字中有較長的豎畫時,這根豎畫要寫得正直,以維持字形的穩定。這種長豎往往是字的中軸線,是字形的脊樑,因此必須寫得正直不倚,才能保證字形的端莊穩健。
    • 與92法之關聯:與上一條類似,此處的長豎,也是字形穩定的關鍵。黃自元在92法中,同樣強調了中豎的重要性,並根據不同的字形,提出了不同的處理方法,例如中豎要挺拔、中豎要含蓄等。

這根長豎,就像是脊樑,要能撐起整個字的精神,因此必須寫得挺拔。如果這根長豎寫得歪斜不正,就會使整個字形失去重心,顯得萎靡不振。



黃自元楷體字帖:結構九十二法摘要,風格端莊秀麗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9


7. 勾衂(nǜ)法,其身不宜曲短 

(如:「句」「勻」「匆」等字)

    • 解釋:帶有彎鉤的筆畫,其主體部分不宜寫得過於彎曲或短促。彎鉤是楷書中一種重要的筆畫,它既能增加字形的變化,又能表現字的神態。如果鉤的主體部分寫得過於曲短,就會使鉤的氣勢受到影響,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。
    • 與92法之關聯:92法中有專門講解各種鉤的寫法,此處強調的是鉤與其主體部分的比例。黃自元在92法中,對不同形態的鉤,例如橫折鉤、豎鉤、斜鉤等,都進行了細節的分析,強調了鉤的形態要與字形的整體相協調。

鉤是字的精神所在,如果主體部分寫得過於曲短,就會影響鉤的氣勢。鉤要寫得舒展有力,才能充分展現其神采。



漢字結構分析:黃自元楷書92法摘要,初步了解漢字的組合方式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10 

8. 畫短撇長

(如:「左」「在」「尤」等字)

    • 解釋:字中有橫畫和撇畫時,橫畫宜短,撇畫宜長,以形成對比。這種處理方式,可以使字形更加靈動,避免平鋪直敘的單調感。短橫的收斂,反襯出長撇的舒展,使字形富有變化。
    • 與92法之關聯:92法中強調各種筆畫之間的比例關係,此處為其中一種。黃自元在92法中, 詳細地分析了各種不同筆畫的長短比例關係,例如橫長豎短、撇長捺短等,強調了比例協調的重要性。

短橫與長撇的對比,能增加字形的變化,使其不至於呆板。這種長短的變化,就像是音樂中的節奏,使字形富有韻律感。



臨摹字帖: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摘要,適合書法愛好者參考學習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11


9. 畫長撇短

 (如:「右」「有」「灰」等字)

    • 解釋:與上一條相反,字中有橫畫和撇畫時,橫畫宜長,撇畫宜短。這種處理方式,同樣是為了形成對比,但強調的重點不同。長橫的舒展,需要短撇的收斂來襯托,才能形成一種穩定的結構。
    • 與92法之關聯:同樣是橫畫和撇畫的處理原則,但根據字形的不同,有不同的處理方式。黃自元在92法中,強調了結構處理的靈活性,要根據具體的字形來決定筆畫的長短比例。

長橫的舒展,需要短撇的收斂來襯托,這樣才能形成和諧的對比。這種對比,既體現了筆畫的變化,又保證了字形的穩定。


書法技巧: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摘要,揭示楷書的結構要點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12



10. 畫短直長,撇捺宜伸

(如:「才」「木」「朱」等字)

    • 解釋:字中有橫畫和豎畫時,橫畫宜短,豎畫宜長,以突出豎畫的挺拔。豎畫往往是字形的主幹,要寫得挺拔有力,才能支撐起整個字形。而短橫則起到點綴和平衡的作用,使字形不至於過於單調。
    • 與92法之關聯:與前面講到的「直卓者,中豎宜正」有相似之處,但此處更強調橫豎之間的比例。黃自元在92法中,  詳細地分析了各種不同形態的豎畫,例如垂露豎、懸針豎等,強調了豎畫的挺拔和有力。

短橫就像是樹的枝幹,而長豎就像是樹的主幹,主幹必須挺拔,才能支撐整個樹的生長。如果豎畫寫得軟弱無力,就會使整個字形失去精神。



間架結構:黃自元楷書92法摘要,重點介紹漢字各部分的比例與關係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13


11. 畫長直短,撇捺宜縮 

(如:「樂」「集」等字)

    • 解釋:字中有橫畫和豎畫時,橫畫宜長,豎畫宜短,以強調橫畫的舒展。這種處理方式,往往出現在一些結構比較簡單的字中,長橫的舒展,可以使字形更加開闊,避免局促。
    • 與92法之關聯:與上一條相反,此處強調的是橫畫的重要性。黃自元在92法中,同樣強調了橫畫的不同形態和作用,例如長橫要舒展、短橫要精煉等。

長橫的舒展,需要短豎的收斂來配合,這樣才能形成一種穩定的結構。這種處理方式,既突出了橫畫的舒展,又保證了字形的穩定。



筆法結構:黃自元楷書92法摘要,體現筆畫與結構的統一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14


12. 上下有畫,須上短而下長

 (如:「丕」「正」等字)

    • 解釋:字中有上下排列的橫畫時,上面的橫畫要短,下面的橫畫要長,以增加字形的穩定感。這種處理方式,符合漢字的重心規律,使字形呈現出一種上輕下重的穩定感。
    • 與92法之關聯:92法中強調「重心」的重要性,此處的處理方式,有助於降低字的重心。黃自元在92法中, 詳細地分析了各種不同結構的重心處理方法,例如重心要穩、重心要低等。

上面的短橫,就像是地基,要能穩穩地托住下面的長橫,這樣字形才不會搖晃。這種處理方式,使字形呈現出一種金字塔般的穩定感。



初學者楷書字帖:黃自元結構92法摘要,提供入門學習資料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15


13. 左右有直,須左收而右展 

(如:「目」「自」「因」等字)

  •  解釋:字中有左右排列的豎畫時,左邊的豎畫要收斂,右邊的豎畫要舒展,以形成一種動態的平衡。這種處理方式,可以使字形避免呆板的平行排列,呈現出一種左顧右盼的生動姿態。
  •  92法之關聯:92法中詳細描述了各種左右結構的處理方式,此為其中一種常見的原則。黃自元在92法中,  詳細地分析了各種不同的左右結構,例如左收右放、左放右收等,強調了左右結構的變化和呼應。
左邊的收斂,是為了更好地突出右邊的舒展,使整個字形更加生動。這種處理方式,就像是兩個人在對話,左邊的人謙遜內斂,右邊的人開朗大方,形成一種有趣的對比。

黃自元書法欣賞:楷書結構九十二法摘要,感受名家筆墨風采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16


14. 左撇右直,須左縮而右垂 

(如:「川」「升」等字)

    • 解釋:字中有左撇右豎的筆畫時,左邊的撇畫要短,右邊的豎畫要長,以突出豎畫的挺拔。這種處理方式,強調了豎畫在字形中的主導地位,撇畫則起到輔助和映襯的作用。
    • 與92法之關聯:此法強調撇畫與豎畫的搭配,以及如何通過長短的變化來營造字形的動感。黃自元在92法中, 詳細地分析了各種不同形態的撇畫和豎畫,以及它們之間的搭配關係,強調了筆畫之間的呼應和協調。

撇畫的靈動,需要豎畫的沉穩來平衡,這樣才能使字形既有變化又不失穩定。這種處理方式,就像是舞蹈中的一個動作,撇畫的輕盈和豎畫的穩定,共同構成了一個優美的姿態。



楷書結構規律:黃自元92法摘要,簡述古人對漢字結構的認識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17



15. 左直右撇,須左斂而右放 

(如:「伊」「侈」「修」等字)

  • 解釋:字中有左豎右撇的筆畫時,左邊的豎畫要收斂,右邊的撇畫要舒展,以突出撇畫的飄逸。這種處理方式,與上一條相反,強調了撇畫的舒展和自由,豎畫則起到收束和控制的作用。
  •  92法之關聯:與上一條類似,此處同樣強調撇畫與豎畫的搭配,但處理方式略有不同。黃自元在92法中,同樣強調了結構處理的靈活性,要根據具體的字形來決定筆畫的處理方式。
豎畫的收斂,是為了更好地襯托撇畫的舒展,使整個字形更加優美。這種處理方式,就像是風中的柳枝,豎畫的挺拔和撇畫的飄逸,共同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。


黃自元楷書結構:92法摘要首頁,文字清晰易讀,適合書法學習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18




傳統楷書結構:黃自元92法摘要,展現中國傳統書法的精髓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19



16. 點複者,宜偃仰向背以求變 

(如:「亦」「赤」「然」等字)

  • 解釋:字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點時,這些點的方向、姿態要有變化,避免呆板。點在字形中雖然體積較小,但卻具有重要的作用,它們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,使字形更加生動有趣。如果點的形態過於單一,就會使字形显得呆板。
  • 92法之關聯:92法中強調「變化」的重要性,此處的處理方式,就是為了增加字形的變化。黃自元在92法中,  詳細地分析了各種不同位置和形態的點,例如平點、豎點、撇點等,強調了點的變化和呼應。
點雖然小,但卻是字的精神點綴,不同的點,要有不同的姿態,才能使字形更加生動。這種變化,就像是人的表情,使字形具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。


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摘要圖片,內容包含「茲比而合之不復區別」等文字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20



17. 畫重者,宜鱗羽參差以化一

(如:「三」「冉」等字)

  • 解釋:字中有較多的橫畫或豎畫時,這些筆畫的長短、粗細要有變化,避免平行排列,形成呆板的感覺。這種處理方式,強調了在統一中求變化,避免字形過於單調和重複。
  • 92法之關聯:此法強調「統一中求變化」的原則,避免字形過於單調。黃自元在92法中,  詳細地分析了各種不同形態的重疊筆畫,例如等距離排列、不等距離排列等,強調了筆畫之間的變化和節奏。
這些重疊的筆畫,就像是鱗片或羽毛,雖然排列整齊,但又有細微的變化,這樣才能形成一種韻律感。這種變化,使字形具有了更加豐富的質感。

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講解「避讓」原則的範例,圖示說明不同筆畫在結構中如何互相遷就、避免衝突,以達到和諧統一。關鍵詞:黃自元, 楷書, 結構92法, 避讓, 書法技巧, 漢字結構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21


18. 兩平者,左右宜均 

(如:「顏」「顧」等字)

  •  解釋:字由左右兩部分組成,且這兩部分大致平行時,左右兩部分要寫得均衡,避免一邊倒。這種處理方式,強調了字形的平衡感,使字形呈現出一種穩定的姿態。
  • 92法之關聯:92法中強調「平衡」的重要性,此處的處理方式,就是為了使字形達到平衡。黃自元在92法中,  詳細地分析了各種不同結構的平衡處理方法,例如左右平衡、上下平衡等。

左右兩部分就像是天平的兩端,要保持平衡,字形才會穩定。如果左右兩部分失衡,就會使字形显得摇摇欲坠。
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闡述「穿插」技巧,通過具體例字展示筆畫之間的互相穿插和呼應,使字形靈動有致。關鍵詞:黃自元, 楷書, 結構92法, 穿插, 書法技巧, 筆畫關係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22


19. 三合者,中間務正 

(如:「街」「謝」等字)

  • 解釋:字由三部分組成時,中間的部分要寫得端正,以維持字形的穩定。這種處理方式,強調了字形的主次關係,中間的部分往往是字形的主體,要寫得端正有力,才能起到支撐作用。
  • 92法之關聯:此法強調「主次」關係,中間的部分往往是字的主體,因此要寫得端正。黃自元在92法中,  詳細地分析了各種不同形態的三合結構,例如上中下結構、左右中結構等,強調了中間部分的重要性。

中間的部分就像是房子的中樑,要能撐起整個房子,因此必須寫得端正。如果中間部分歪斜不正,就會使整個字形失去支撐。
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總結圖表,歸納了常見的漢字結構類型和相應的處理方法,幫助學習者系統複習所學知識。關鍵詞:黃自元, 楷書, 結構92法, 總結, 複習, 漢字結構分類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 圖24


20. 向背者,使其勢相反

 (如:「心」「必」等字)

  • 解釋:字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對的筆畫或部分時,這些筆畫或部分的方向要相反,形成一種呼應的姿態。這種處理方式,強調了筆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,使字形更加生動有趣。
  • 92法之關聯:此法強調筆畫之間的「呼應」關係,使字形更加生動。黃自元在92法中, 詳細地分析了各種不同形態的向背關係,例如相向、相背、相錯等,強調了筆畫之間的呼應和對比。
這些相對的筆畫,就像是兩個人在對話,方向相反,才能形成一種交流的感覺。這種交流,使字形具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。
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字帖的跋文或版權頁,記錄了作者的感悟或出版信息。關鍵詞:黃自元, 楷書, 字帖, 跋文, 版權信息, 書法文化。

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封面圖


這20個要點涵蓋了楷書結構的基本規律。初學者在練習書法時,可以將這些要點作為參考,從而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
「楷書結構20法」「黃自元楷書結構92法」,都是我們學習楷書的寶貴財富。作為書法愛好者,我們應該深入研習這些前人的經驗,並在實踐中不斷體會、領悟。



書法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,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。初學者在掌握了基本的結構規律之後,還需要在臨摹和創作中不斷探索和感悟,才能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。


✍️楷書練習的方法與步驟

掌握了上述二十法後,如何將理論付諸實踐呢?以下是幾點建議:

  1. 選擇範本:初學者可選擇歐陽詢、顏真卿、柳公權等楷書大家的碑帖作為學習範本。
  2. 臨摹練習:先臨摹單字,掌握每個字的結構特點,再練習連貫書寫。
  3. 結構分析:對每個字進行結構分析,理解其間架結構和筆畫布局。
  4. 反覆練習:書法需要長期堅持,每日練習,日積月累,方能見效。
  5. 對照改進:將自己的作品與範本對照,找出不足,有針對性地改進。


⚡️楷書學習中的常見誤區

在學習楷書結構的過程中,初學者常常會陷入一些誤區:

  1. 過於追求表面工整:初學者常常過於追求表面的工整,而忽略了字的內在結構和韻律。
  2. 忽視整體布局:只注重單個筆畫的寫法,而忽視整個字的布局和平衡。
  3. 缺乏耐心:書法是一門需要長期堅持的藝術,急功近利只會適得其反。
  4. 機械模仿:只是機械地模仿範本的外形,而不理解其中的結構原理。


黃自元的《讀書樂》是其代表作之一,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。此帖書寫於光緒年間,通篇用筆精到,結構嚴謹,氣勢磅礴,充分展現了黃自元深厚的書法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。點擊這裡👉黃自元《讀書樂》書法賞析】


希望我們都能夠在書法的學習中找到樂趣,不斷提高書法水平。


🔚


Related Posts:

  • 書法大師文徵明絕美小楷《離騷經》鑑賞👍書法大師文徵明絕美小楷《離騷經》鑑賞 明代書法大師文徵明的蠅頭小楷之作《離騷經》?這部被譽為書法界巔峰之作的作品,不僅在書法技藝上展現了無比的精湛,更透過屈原的文字將國家命運與個人悲劇完美融合。 在文章中,我們將深入探討文徵明如何運用小楷,將屈原的情感與書法結合,從筆觸到佈局,每一個細節都散發著藝術… 閱讀更多
  • 書法│米芾草書佳作《好事家帖》草書初拓欣賞👍 米芾草書佳作《好事家帖》草書初拓欣賞 米芾 別名米襄陽、米南宮等 字元章,北宋書法家、畫家、書畫理論家,創立了"米點山水",與蔡襄、蘇軾、黃庭堅合稱,宋四家。 米芾草書《好事家帖》此殘帖模刻極精,紙墨淳古,系初拓無疑,為米芾草書作品中不多見之佳作。米芾此書雄厚無比,觀之令人神往… 閱讀更多
  • 文徵明17歲《祝壽詩》最珍貴的版本 👍 文徵明《祝壽詩》行書欣賞文徵明《祝壽詩》行書欣賞此帖為文徵明17歲書法題貞壽卷。來源《寅貞壽堂圖卷》現故宮博物院藏。請欣賞。文徵明17歲《祝壽詩》來源《寅貞壽堂圖卷》現故宮博物院藏文徵明(1470-1559)原名壁,字徵明。號「衡山居士」,明代詩書畫全才大家。文徵明圖像 文徵明在書法方面… 閱讀更多
  • 草聖張旭的狂草藝術:《晚復帖》深度賞析書法狂聖張旭的《晚復帖》:草書的巔峰之作在書法家中,張旭的名字猶如一顆閃耀的星辰,以其獨特的草書風格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。張旭以草書聞名於世,他的草書作品,如《晚復帖》,以其奔放的筆勢和狂放不羈的風格,展現了書法藝術的極致魅力。書法界的三絕唐代詩聖李白、書聖張旭、劍聖裴旻並稱「唐代三絕」,… 閱讀更多
  • 【書法欣賞】蔡襄《入春帖》飛草書的藝術典範 蔡襄《入春帖》書法欣賞蔡襄的《入春帖》不僅是一幅書法作品,更是一份傳承千年的文化遺產。透過對這幅作品的賞析,我們不僅能夠欣賞到蔡襄的書法藝術,也能夠深入了解中國書法的豐富內涵和歷史價值。蔡襄是北宋時期的著名書法家,他的書法風格獨特,尤其以草書聞名。《入春帖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,展現了他在草書領域的卓越… 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