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9月5日 星期日

王獻之《中秋帖》著名古代書法作品之一,被譽為希世珍寶!

王獻之《中秋帖》著名古代書法作品之一,被譽為希世珍寶


《中秋帖》是著名的古代書法作品,曾被清高宗弘歷(乾隆皇帝)譽為「三希」之一,意即希世珍寶。行書3行,共22字,無署款。

 《中秋帖》是《寶晉齋法帖》、《十二月割帖》的不完全臨本,原帖在「中秋」之前還有「十二月割至不」六字。帖用竹料紙書寫,這種紙東晉時尚製造不出,約到北宋時方出現。從行筆中可知,所用毛筆是柔軟的無心筆,而晉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筆,吸水性較差,筆的提、按、轉折往往不能靈活自如,常出賊毫,如此帖那種豐潤圓熟、線條連貫、行氣貫通、瀟灑飄逸的效果是寫不出來的。


☞王獻之《中秋帖》長卷版 欣賞📌




 清吳升《大觀錄》雲:「此跡書法古厚,黑採氣韻鮮潤,但大似肥婢,雖非鈎填,恐是宋人臨仿。」據當代書畫鑒定家研究,大多認為是宋米芾所臨,故同樣寶貴。

王獻之《中秋帖》卷前引首清高宗弘歷行書題「至寶」兩字

卷前引首清高宗弘歷行書題「至寶」兩字。前隔水乾隆御題一段。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題簽「晉王獻之中秋帖」一行。卷後有明董其昌、項元汴,清乾隆題跋,其中附乾隆帝、丁觀鵬繪畫各一段。卷前後及隔水鈐有宋北京「宣和」內府、南宋內府,明項元汴、吳廷,清內府等鑑藏印。


此帖曾經宋代宣和、紹興內府,明項元汴,清內府收藏。現藏故宮博物院。


宋內府《宣和書譜》、明張醜《清河書畫舫》、《清河見聞表》、《清河秘篋表》、汪砢玉《珊瑚網書跋》,清顧復《平生壯觀》、卞永譽《式古堂書畫匯考》、吳升《大觀錄》、內府《石渠寶笈·初篇》等書著錄。

”王獻之字子敬,小名官奴,為王羲之第七子。他少負盛名,高超不凡,放達不羈,雖終日在家閑居,但形貌舉止並不顯得懶散,才華氣度超過時人。“
王獻之字子敬,小名官奴,為王羲之第七子



🔚

Related Posts:

  • 書法大師文徵明的筆墨魅力:晚年行書的藝術巔峰文徵明《春皋賦》行書, 此帖為文徵明81歲所書,絹本,來源:明文徵明春皋垂釣卷跋文,台北故宮博物院藏。《春皋賦》是文徵明晚年的代表作之一,是他在1548年為友人所繪的一幅垂釣圖的跋文。友人也是一位書畫家,他曾經在苏州與文徵明同遊,共同垂釣,並為此寫了一首詩。文徵明在友人的畫卷上寫下了這篇跋… 閱讀更多
  • 米芾行書《紫金帖》:狂放不羈下的精妙筆法|書法賞析與藝術解讀米芾(1051-1107)字元章,號襄陽漫士、海岳外史,為北宋四大家之一,以其狂放不羈的書風獨樹一幟。其行書《紫金帖》,更是展現了他精妙的筆法和獨特的審美,是學習書法藝術的絕佳範本。本文將深入賞析《紫金帖》領略米芾筆墨世界的精髓。米芾性格豪放不羈,人稱「米顛」,其書法亦如其人,縱橫揮灑,不拘一格。他… 閱讀更多
  • 趙孟頫《定武本蘭亭序》書法欣賞: 承古開新,一代宗師趙孟頫《定武本蘭亭序》書法欣賞書法界有句俗話:「趙孟頫出,天下法。」 這句話道出了趙孟頫在書法史上的崇高地位。他被譽為「元代書法第一人」,其書風影響了後世數百年。趙孟頫的書法博採眾長,融匯唐宋,自成一家。 他早年學李邕、顏真卿,中年學鍾繇、王羲之,晚年又融會貫通,形成了獨特的「趙體」。趙孟頫的書法用… 閱讀更多
  • 【書法鑑賞】趙孟頫行書《論枕臥帖》臨摹指南與技巧賞析✍️ 【書法鑑賞】趙孟頫行書範本《論枕臥帖》專業臨摹指南與技巧分析趙孟頫的《論枕臥帖》為行書作品,紙本,尺寸為縱38.4cm、橫60.6cm,現珍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。此帖為趙孟頫與鮮于樞書信往來中的代表作之一,與《論裴行儉帖》及《與鮮于樞尺牘(殘本)》共同組成了後來合卷的《墨跡合冊》。這三幅書… 閱讀更多
  • 米芾行草書《樂兄帖》書法欣賞👍米芾《樂兄帖》,行草書,紙本,縱29釐米,橫66釐米,1096年(紹聖三年)米芾的氣韻以豪放自然為特色,他的字跡不受於外在的束縛,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,形成一種豐富而有魅力的視覺效果。他的氣韻既有隸法的威嚴,又有草法的灑脫,兼具古今之神,創造了自己的風格。米芾行草書《樂兄帖》。此帖極具代表性的… 閱讀更多